
会员
埃及7000年:人类漫长而灿烂的文明(经纬度系列)
更新时间:2024-01-24 14:46:09 最新章节:图片来源
书籍简介
一本书读完埃及从文明之初至当下的漫长历史,从7000年前人类文明的原初之时,埃及文明就已在非洲北部孕育而生,而后历经法老时代、希腊-罗马时代、科普特时代、伊斯兰时代、奥斯曼时代……从来没有哪本书以全景图式的方式,带领读者纵览埃及7000年的历史,直到本书的出现,深刻、简明、充满洞见地讲述了这一切。纵览世界,没有哪个国家的历史能与埃及历史的古老、丰富与多样性相媲美。然而,由于学者们往往倾向于把埃及历史划分为不同的时代——史前时代、法老时代、希腊-罗马时代、科普特时代、中世纪伊斯兰时代、奥斯曼帝国时代和现代,所以迄今为止,很少有人把它作为一幅全景图来研究。本书文笔行云流水、内容严谨可靠,以前所未有的广度,生动地讲述了关于埃及上下数千年的广博历史,带领读者穿越埃及历史的长廊,从神秘的古埃及前王朝来到21世纪的阿拉伯埃及共和国。作者将目光投向一些核心问题,例如怎样用整体视角来看待埃及历史,西方又是如何通过直接接触和学术视角来塑造埃及之主流形象的。
品牌:浙江人民
译者:刘梦迪
上架时间:2024-01-01 00:00:00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浙江人民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韩国研究论丛》为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集刊,创刊于1995年,一直秉承“前沿、首创、权威”的宗旨,致力于朝鲜半岛问题研究,发表文章涉及朝鲜半岛问题研究的各个领域。全书设有政治、外交与安全;历史、哲学与文化;社会、经济与管理三个专题。历史22.2万字
- 会员本书基于古希腊史家关于帝国的正面和反面论据,勾画帝国主义这项国际政治概念的历史流变。本书对修昔底德史书第一卷作如下重新解读:修昔底德将战前斯巴达公民大会写成了一场针对雅典的法庭辩论;后来雅典人自己也并不忌讳的一个比喻“僭主城邦”,就是这场“审判”中的雅典“罪名”。这个比喻和这场辩论是修昔底德对雅典帝国主义的核心刻画与史撰性辩证。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雅典国内反僭主法的剧变是修昔底德选择这个比喻、写作这历史13.9万字
- 会员《韩国研究论丛》为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连续性出版物。本辑分政治外交、历史文化、社会经济三部分,论题涉及俞吉浚国民观与国民启蒙教育思想、朱子人心道心分判、儒家伦理对中韩女性的影响、美国对韩国输油管产业“特殊市场状况”的认定及其对中国的影响、韩国政务社交媒体发展经验、韩国青年的择业观和创业认知、“中朝韩经济圈”建设、韩国经济模式解读、韩国欧亚战略、新世纪以来俄韩关系、韩国地方政府的对华外交等历史19.7万字
- 会员《全球史评论》由首都师范大学全球史研究中心于2008年创办,刘新成教授担任主编,致力于在中国历史学界推进全球史的研究视野与方法,提倡有关跨文化、跨国家、长时段的历史现象的研究,注重揭示全球视野中的文明互动与交往,探寻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全球化进程,及其与地方特性的相互影响。历史26.7万字
- 会员本书从1695年到大革命之前法国王权向全体臣民开征的普遍直接税入手,分析这一带有平等色彩的税制改革在一个等级-团体社会中取得的成效和遭遇的困难。作者广泛引证各种史料,全面详细地叙述了绝对主义王权在推行这一政策时遇到的阻力,其中既有心态观念上的,也有社会结构和制度设置等方面的,进而得出:新税制的推行及其引发的政治-社会回响,是导致旧制度的政治-社会秩序解体的重要因素,也是孕育和创造现代政治观念的重要历史26.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