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给精神留一条回家的路
更新时间:2023-07-13 14:44:22 最新章节:第41章 学术研究的正途与异路
书籍简介
林语堂说,人生一定要有几个“后台朋友”。看鲁迅文学奖评委、冰心散文奖获得者王兆胜教授解读林语堂和他的“后台朋友”,讲述那一代的中国文人代表和文人精神!
品牌:翎远华章
上架时间:2023-03-01 00:00:00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翎远华章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王兆胜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22岁,她罹患了尿毒症;24岁,她接受了肾移植手术;26岁,她找到了一生挚爱——她的高先生;27岁,她成了职业作家;她就是90后励志作家——婉兮。相识之初,高先生便知道她的身体状况,但仍义无反顾地与她走入了婚姻,将彼此的人生轨迹融合为一体。热恋中的两个人都以为,只要有爱就可以了。可当锅碗瓢盆摆开、柴米油盐涌来,工作与生活的压力、家庭的磨合幻化成取经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难时,携手前行的两人这才发现——婚文学14.3万字
- 会员邓云乡以《鲁迅日记》为纲,从风土、生活的角度还原鲁迅在北京生活时期的真实情况,如鲁迅常去的文化与餐饮老字号、名胜古迹等,同时涉及年节风俗与社会生活的细节,可谓因人而寓景、识小而见大,颇具真切的历史感和现场感,读之如同回到老北京的大街小巷。文学9.8万字
- 会员《莫愁猎火狼烟,前路有高适》是一本关于唐代边塞诗人高适的国风插画随笔集,由“知识放映室”创始人董领和知名国风插画师北册联袂打造,从榜样、大器晚成、乐天派、农民、戎帅、友情、家族、宋州突围八个侧面呈现高适跌宕起伏的励志一生,其中穿插高适众多诗歌作品和38幅大尺幅插画,一并展示高适在逆境中勇往无前的坚韧心态,以及他一心为国的精神向度。文学6.6万字
- 会员本书是张晓风的精选散文集,收录了作者不同时期的经典代表作品。全书分为五辑,以《情冢》《遇见》《念你们的名字》《那人在看画》《初心》五篇文章名为辑名,书写旅行见闻、生命感悟、人间牵绊、生活点滴、古典情怀,诠释着“人生能尽兴就尽兴,不能就留些余兴”的主题思想。张晓风以细腻温柔的笔触描摹世间美好,疗愈岁月沧桑,她的文字能够从细微处洞悉世情,又有悲悯的情怀,那份对身份感的热切追寻充满感染力,让人在深刻的哲文学9.3万字
- 会员这个网名叫“小野人帆帆”的女孩,过去6年游荡50多个国家。去年1月,她告别金融业的工作,从伊斯坦布尔出发,陆路重走丝绸之路回到家乡,之后她又跑去拉丁美洲,一待就是9个月。在一路,她在美国参与了8日的沙漠乌托邦BurningMan,在各个农场学习朴门农业,在危地马拉学习形而上学与清醒梦,在秘鲁拿到瑜伽老师资格证书,并寻找萨满巫师学习灵性植物,在洪都拉斯学习自由潜水,在古巴和哥伦比亚学跳Salsa舞文学12.3万字
- 会员本书选取汪曾祺散文中谈生活意趣的篇章,类似林语堂《生活的艺术》。汪曾祺是热爱生活、兴致勃勃的“生活家”,在他笔下,人、风景、美食、草木虫鱼、文化、艺术,都焕发着神采,有着“汪味”感悟。读他的文字,时时令人“顿觉眼前生意满”,他晚年也情不自觉地写道:“活着多好呀。我写这些文章的目的也就是使人觉得:活着多好呀!”可谓兴致勃勃地活到生命终点。汪曾祺的文章,是生活的赞美诗、品鉴宝典,艺术地引导人们发现生活文学16.6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自己可以定义人生的输赢》:好的情绪会把坏人变成好人,坏的情绪会把好人变成坏人!失败和挫折,实际上是上帝包装后的祝福!个性化时代,掌控自己和他人情绪,才是人际交往中最大的潜规则。人世间最高层的角逐,其实玩到最后的往往是心态,那是一种思想的较量、智慧的较量,更是心态的较量。现当代随笔5.9万字
- 会员这是一本纯纪实作品,同时也是伊朗历史文化风情的轻松读本。作品通过两个异国青年的相知、相恋并组成家庭的传奇叙事主线,展现了中国和伊朗(波斯)这两个“丝绸之路”的源头国家古往的文明,源远流长的交融史,以及社会经济现状。作者借助中国和伊朗之间文化沟通、融汇交流中的生动故事,撩开了两个国家由于相距遥远和近现代隔膜而形成的朦胧帷幔。现当代随笔11.5万字
- 会员本书以招贴广告的发展史为切入点,讲述了上海开埠以后招贴画广告的发展状况,讲述了其在不同的时期在内容和形式等方面的变化。通过它,我们可以了解当时上海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了解当时整个社会的发展。书中还附有大量的图片,以一种更为直观的形式引领人们向那个时代的记忆中追溯。现当代随笔4万字
- 会员协和医院妇科肿瘤医生谭先杰的成长自传。12岁时因母亲病逝于妇科肿瘤而立志从医,以他的锲而不舍走向了成功。书中写出了他少年失母后的悲痛、家境的贫寒、生活的窘迫、对知识的渴求、对志向的追求、对母亲的承诺与深深思念、对师友的感恩。既有正能量的励志故事,也有行医二十余年的心路历程,以及对医患关系的思考。随书附赠《谭谈子宫》科普手册。现当代随笔20.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