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小说中的性别问题初论在线阅读
会员

明清小说中的性别问题初论

夏薇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文学理论22.8万字

更新时间:2022-11-18 14:30:49 最新章节: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从原始社会中的性别战争、性别持久战的形成和发展等问题入手,以古代多种小说为例,从小说创作角度,探索中国古代社会男性中心主义的性别制度对小说作者性别观的影响,及其在创作过程中的具体体现。书中论述了在双重女性观(包括妇言不听和贤内助这两个相互矛盾的概念)的观照下,矛盾和恐惧中的男性如何对女性进行不计后果的训导,如何在道德评判标准的迷错中对女性进行另类的等级划分,以及小说所表现的古代社会中两性的存在状态;探讨了作者如何对待真实或不够真实的素材,以及它们是如何被小说作者所选取的,都使用到了什么地方,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创作意图、思想意识和性别观念。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2-07-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夏薇
主页
  • 会员
    这是一部具有开辟性意义的红学著作。本书认为《红楼梦》版本系统存在一个被忽略的版本系统:一百二十回抄本系统,并作了系统、详实的研究和介绍。因为这个系统与《红楼梦》后四十回作者问题密切相关,作者在前辈学人诸多成果的基础上,对提出、坚持和固化“高鹗续书说”的新红学代表人物胡适、俞平伯以及后来产生的探佚派的主要论点和论据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辩驳,从根本上解决了“高续说”问题。这可能成为红学进一步发展的奠基性
    夏薇文学理论21.1万字

最新上架

  • 会员
    明清小说评点的兴盛标志着小说阅读的自觉,小说阅读与传统经史的阅读不同,小说本身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小说阅读在本质上可称之为是一种审美活动。本书对明清小说评点的研究围绕阅读审美经验展开,认为对阅读审美经验的探讨构成了明清小说评点中最具有核心意义和价值的理论。评点者在对文本的阅读过程中,以阅读审美经验为核心,一方面从读者的角度分析了阅读过程中审美经验的生成机制,并试图建立一种理想的阅读范式;另一方面则探
    张春燕文学19.7万字
  • 会员
    本文以任溶溶翻译的英语儿童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从社会学的视角切入,整合了翻译批评中的格式塔理论和互文理论进行译本分析和比较,以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中的“场域”、“资本”和“惯习”等关键概念为理论工具,探讨任溶溶译作经典化生成的机制和经典化历程中的各种可能的推动因素。
    宋维文学21.5万字
  • 会员
    本书以晚清至“五四”时期黄遵宪、严复、梁启超、林纾、王国维、章太炎、吴稚晖、胡适、鲁迅和周作人这十位“轴心作家”的文学汉语实践为中心,回归语言本位,沿着文学汉语的汉语造型、主体意识和文学形式等维度展开探讨,呈现语言层面的现代文学发生史。
    文贵良文学58.4万字
  • 会员
    范晔有些才华,因卷入刘宋皇族内讧而被杀。其所处之南朝著史风气兴盛。受家学影响,其《后汉书》重儒术,崇王道,尊仁政,颂忠节,要“正一代之得失”。全书体例及人物,承自《东观汉记》及诸后汉史著。范晔吸收前人成就,化为己用,新设类传,人物类型的丰富性、人物形象的感染力直逼《史记》;采用“牵连法”,使合传更像一个整体;人物传记,虽头绪较繁,但前后关联,杂而不乱。叙述语言简中见密,简中见丽,序、论为其亲笔,倾
    程方勇文学22.3万字
  • 会员
    胡辛是中国新时期女性写作的代表作家之一,也是江西自现代以来文学成就最为突出的女性作家。其创作经由丰富的生命体验、感悟而朝向地域与传统精神扎根,魅力持久。这是一部解读、认知胡辛创作的评论集。涵盖了近四十年来评论胡辛及其创作的近百篇文章,跨越文学、影视、陶艺等领域,勾勒出胡辛对赣地这方水土这方人的别样言说与深情表达。视角多元,形式多样,既有王蒙先生高屋建瓴的评点,又有潘际銮院士的长者言说;既有学者教授
    詹艾斌主编文学46万字
  • 会员
    《赋学:批评与体性》基于“进入过程的文学史研究”的学术理念,力主回到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与文体学语境来探索最有民族特色的文学体式,着重从赋论批评形态、律赋创作机制、文体观念、地域赋学、赋格方法论等方面出发,系统阐述中国赋学研究的基本内容,论证谨严,征引翔实,揭示了诸多不为人所注意的赋学问题,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
    黄志立文学20.1万字
  • 会员
    本书以华夏民歌和中国诗史为参照,梳理德国19世纪的浪漫主义诗歌,阐明民歌对民族诗歌形成及发展的重大意义。从德国民歌集《男孩的神奇号角》入手,对其形成作多维度考察,说明其历史、文化和文学史价值。继而具体分析布伦塔诺、艾辛多夫和海涅三位诗人及其作品,论证民歌对文人诗歌的哺育和滋养作用。同时着意把无意识的中国文化“前理解”转化为自觉的“对话”,比对同类同质诗作之间的“色差”并就中德相通的“诗心”试作阐释
    刘润芳 罗宜家文学29万字
  • 会员
    作为国内第一部先锋诗人专论,本书从诗歌历史是靠一系列重要诗人和诗作支撑的观念出发,选择以诗人个案视角透视先锋诗歌乃至中国新诗的途径,集中对百年先锋诗歌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二十余位标志性、代表性诗人进行充分的考察研究,并对中国先锋诗歌的命运、倾向与价值等重要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宏观的探讨。在论述中隐含着新诗的历史线索,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客观还原中国先锋诗人流变的历史轨迹和整体风貌的同时,注意揭示
    罗振亚文学25万字
  • 会员
    姜宸英(1628—1700),字西溟,号湛园,又号苇间,慈溪(今浙江省慈溪市)人。早年,与朱彝尊、严绳孙并称为“江南三布衣”。康熙二十年(1681),被荐入史馆,参与《明史》修纂。一生艰于科考,屡试不中。康熙三十六年(1697)进士及第,时年已七十岁。康熙三十八年(1699)为顺天府乡试副考官,因科场作弊案牵连入狱,不久死于狱中。其著述丰富,有《姜先生全集》三十三卷、《诗笺别疑》等存世。本书对现有
    杜广学文学26.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