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文明交流互鉴之路在线阅读
会员

中国—东盟文明交流互鉴之路

晏月平等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化文化交流17.2万字

更新时间:2022-11-17 16:30:52 最新章节:主要作者简介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2021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中国与东盟各国有着悠久的合作传统,文明交流互鉴也已有千年历史,双方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与东盟各国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取得了不小成绩,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期间,中国和东盟贸易投资不降反升,逆势增长,未来双方合作潜力依然巨大。本书以文明交往理论、发展理论为分析框架,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以时间脉络为主线,梳理并阐述几十年来中国与东盟文明交流发展历程、现状及潜力评价,并结合区域内国家发展实际,提出未来推进更深层次的文明交流互鉴展望与新发展模式,力图在“一带一路”建设深入实施背景下,为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人文交流合作、文明交流互鉴提供相关参考和实践借鉴。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2-04-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到目前为止,榆林市共有十一项国家级非遗项目:陕北民歌(传承人王向荣),陕北秧歌(传承人李增恒),陕北民谚(传承人王建领),榆林小曲(传承人王青、林玉碧),府谷二人台(传承人淡文珍),陕北跑驴(传承人张有万),清涧道情(传承人白明理),绥米唢呐(传承人汪世发、李岐山),横山老腰鼓(传承人李承元),绥德石雕(传承人鲍武文),白云山道教音乐(传承人张明贵)。本书是从对这十一个人的访谈切入,以他们的小传体
    贺智利等文化交流13.7万字
  • 会员
    近代中国知识转型与知识传播是一个庞大且具特殊意义的课题,这是近代史上中西学术交会、互渗、裂变与再造的复杂过程,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与文化意义,本书从两大面向展开:一是探讨中国传统学术自身的分化,一是梳理西方科学式知识在中国的建构与实践。试图借此考察中国近代性的全面发展,建立中国学术本位,重启中西对话。
    张寿安文化交流2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