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重新发现社会(修订版)
更新时间:2022-03-11 15:52:12 最新章节:第37章 后记
书籍简介
《重新发现社会(修订版)》对身处“历史三峡”的中国及其前途作了一次通盘思考,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化、互联网等领域。作者以“中国,重新发现社会”为大脉络,既条分缕析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又提纲挈领地记录了近几十年来中国社会的革命性成长。如何超越左右纷争,重建国家伦理底线;如何重新焕发社会的活力与创造、扶正个体的权益与价值,即在“自由即秩序”的条件下建设一个“新新中国”,是本书探讨的重点。《重新发现社会》曾被誉为2010年度的《常识》。此番修订再版,应该更能体现作者的苦心孤诣,也能更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情怀和思想。本书视野宏阔,见解不俗,英文标题“China'sRevolution”响亮明快,是一本对公民意识启蒙的好书,温和而理性。
品牌:新星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1-05-01 00:00:00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新星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熊培云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为《上野千鹤子的私房谈话》“三部曲”中的第三部,形式延续初本,收录了《朝日新闻》周六副刊“烦恼咨询教室”栏目上的51篇文章。在这个栏目里,上野千鹤子回答了各种读者来信——跟母亲价值观不合、结婚前开始无性、我爱上了兼职工作的上司、努力却没有回报的儿子、有人问我为什么单身……从原生家庭到性别困境,上野千鹤子根据性别研究的成果,具体、实践地回答了大众人生中迫切的51个烦恼,冷静犀利之中不乏温情善意,社科5.8万字
- 会员何为女性主义?怎样才称得上女性主义者?女性主义从何而来?女性主义浪潮的来龙去脉到底是什么?无法预测的未来,女性主义何去何从?……如今,女性主义的版图已遍及世界。每个国家的女权发展,也都走出了一条拥有自身特色的探索之路。了解这段历史,对当今从事女权实践,以及被全球的女性主义浪潮所激励、鼓舞的人来说,必定会成为一种助力。了解历史对任何人来说,都能够有所助益。那些我们视其为“传统”或“天经地义”的东西,社科5.7万字
- 会员本书是美国社会学家史蒂文·塞德曼的著作,梳理了从社会学成立伊始至21世纪初期的社会学理论。在清晰明确地概括每个社会理论家、社会理论流派的学说之外,作者还结合写作时的社会环境与背景对各个理论进行了评述,将道德维度加入社会理论,将社会学的种种承诺、概念和知识相对化,试图以此将社会理论带入公共生活的讨论中,融入有关社会世界当下与未来面貌的持续对话和冲突之中。就像作者在序言中所说的:“知识能够让我们的生活社科31.8万字
- 会员社会工作伦理为社会工作实务架构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社会工作的基本哲理出自人与人的关怀与互助,认为社会是一个互助单位,人有其潜能可以克服困难,透过相互帮助让社会中需要帮助的人度过难关。同时,对于求助者应该给予充分的尊重与接纳;对于案主的隐私加以保密;与同工相互合作;配合机构的规范;为案主谋求最大的权益等,皆是社会工作的伦理理念。透过这些伦理哲理与社会工作相关理论架构出社会工作实务方法。本书的伦理汇编目社科11.3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本书以2012年西安市农民工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从代际、区域以及性别等视角出发,关注经济社会快速转型以及城镇化进程加快背景下,西部中心城市农民工个人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主要主要资本禀赋,分析农民工在城市中就业、婚姻、社会融合、失范与安全、政治参与以及对政府的信任等方面的现状,揭示西部中心城市农民工生存与发展的特征、规律和存在的问题,为促进农民工社会融合、推动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社会学12.7万字
- 会员本书运用实验经济学方法从社会偏好理论的角度系统研究了社会合作行为,切入点在于把社会合作看做代表社会困境的公共品困境问题,合作行为表现为公共品博弈中的自愿捐赠。本书的核心思想如下:社会成员具有不同程度的社会性,在偏好层面上表现为社会偏好;社会偏好与自利偏好及风险偏好(不确定条件下)构成了个体偏好微观的结构,给定这一偏好结构,个体既是社会的,也是个体的;社会偏好与自利偏好以及风险偏好存在相互作用,或者社会学22.8万字
- 会员本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的主要内容包括:人文城市基础理论的建设与探索,主要研究了城市发展方式、新型城镇化、特色文化城市、资源型城市、人文型智慧城市、都市文化、马克思都市文化、都市美学、城市音乐文化等基础理论;人文城市应用理论的场景与形态主要研究城市兴衰文化机制、草原文化复兴、文化与产城融合、艺术与城市文明、消费城市与文旅融合、文化产业与城市战略、城市文化病、市民广场、城市声音、有温度的城市等应用问题社会学47.5万字
- 会员本书通过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案例研究,深入考察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认同形态,尤其是从人与文化之间的关系,阐释文化认同形成、流变的机制和路径特征,由此反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在今天所遭遇的问题的本质,继而对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战略提出新看法。本书采用文化认同的研究视角,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发展机制提供了一种新的阐释方式。社会学10.9万字
- 会员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其社会建设的历程是我国社会建设的缩影,经历了拨乱反正时期的恢复建制、筹办亚运和奥运时期的探索发展及创新治理时期的快速发展三个重要阶段。本书以北京市改革开放40年社会建设为研究主线,对北京市及16个区40年社会建设历程进行回顾,以社会建设重点事件为切入点对首都社会建设特点进行分析,结合党的十九大报告、《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及区级社会建设相关规划,对新时代首都社会学21万字
- 会员昆山市大力构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其发展水平已走在全国前列。目前,昆山已初步建立起统筹城乡和区域、覆盖全民、方便可及、高效低廉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本书即记录昆山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和发展的调研报告。内容结构包括:总报告对昆山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创新因素做出全面的梳理、归纳和分析;七个分报告分别就昆山的公共就业服务、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卫生、公共文化体育、福利救助服务的供给和均等化水平七社会学17.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