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生活书店会议记录1940-1945(“韬奋纪念馆馆藏文献”丛书·精装版)
更新时间:2021-11-05 19:14:17 最新章节:五、「愈艰苦愈兴奋愈努力」
书籍简介
本册收入了生活书店第六届理事会会议记录,第六届人事委员会会议记录,第六届理事会、人事会、监察委员会联席会会议记录,第六届理、人、监联席会议常务委员会记录和渝桂区联席会议记录,社务结束会议记录,新机构委员会会议记录,内地区管理处、社务结束会、新机构起草会联席会议记录,以及内地区管理处会议记录,时间跨度自1940年5月29日至1945年月24日。为了挽救生活书店,邹韬奋、徐伯昕、沈钧儒等领导人,向国民政府行政院、监察院、国民党中央党部、中央宣传部写呈文请求纠正;向地方政府发出公函要求启封、放人,但均遭到无耻推诿。抗战胜利前夕,生活书店在改组中寻求新的出路。本书是“韬奋纪念馆馆藏文献”丛书第四种。上海韬奋纪念馆成立于1958年11月,在建馆六十周年之际,启动馆藏资料影印计划,首先影印出版的是生活书店会议记录。这批档案信息量大、自成体系,且保存相对完整,颇具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拟分四册影印出版。
上架时间:2021-08-01 00:00:00
出版社: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上海韬奋纪念馆
- 会员生活书店会议记录是上海韬奋纪念馆馆藏独有的珍稀档案史料,时间跨度自1933年至1945年,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炮火,保存至今。这批档案信息量大、自成体系,且保存相对完整,已采用全部影印的方式公开,不修饰、不删节、不遮蔽。本册以排印本形式完整呈现。全部会议记录详尽记录了生活书店的发展历程,充分展现了“逆流中的一个文化堡垒”艰辛创业、历经播迁、坚持文化抗战、不懈追求真理等诸多层面的不凡历史,同时也史料典籍26.8万字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在充分考察洪武、建文、永乐时期出版情况、出版特点的基础上,探讨出版与文学的互动关系,属于跨中国印刷史、古籍版本学、明代文学史的交叉性、综合性研究,研究方法具有鲜明创新性。本书不仅从宏观上统计了洪、永年间出版书籍种类,还就出版成本、各地出版业水平差异等问题展开专题探讨,更从出版的角度考察文学,分析了宋濂、高启、闽中诗派等若干典型个案,为观察当时文学发展演变提供了一个重要角度,具有一定方法论意义。社科26.7万字
- 会员本书聚焦以社交媒体为重心的移动互联网络这一传播生态,建构起文学传播研究与变动的社会环境和传播生态间的关系性。全书主体部分共分四章,首先关注移动数字阅读环境的形成,在此基础上对移动数字阅读环境的文学传播活动现状进行了考察,还进一步探讨了当下文学传播现状所蕴含的问题及其现实路径的转换,反思新传播生态下文学传播研究的学术理路,为文学传播的多学科研究范式建设提供经验。社科16万字
- 会员本书以未来媒介发展为主要研究方向,提出媒介演化是一个“长周期”与“短周期”并行不悖的历史进化过程。书中聚焦于“平台媒体”这一媒介形态变迁之具体片段,将其放置在自组织理论框架中以探析其内在演化机理。在理论演绎的基础之上,结合个案研究和深度访谈,进一步明确了平台媒体的内部演进构造块和顶层优化策略,提出:平台媒体作为一个复杂适应性自组织系统,既是现阶段媒介演化的最优选择,同时也是未来媒体的发展前提。社科14.1万字
- 会员学术出版是学术成果的载体和传播平台,它承担了为学术成果研究提供知识服务和学术成果交易、传播的功能,是学术价值得以实现的基本环节。繁荣中国学术出版必须抓住机遇,坚持学术出版的专业化。重新定义学术出版,着力提高学术出版门槛,打造新的学术出版生产链条;重新构建学术评价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分类标准和知识分类体系;建立学术“旋转门”机制,培养专业的学者型、复合型编辑人才,真正发挥学术编辑内容价值发现者社科15.1万字
- 会员本书结合网络媒体的传播特点,大胆引入信息传播的新视点,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翻译过程中所产生的信息变化情况,尝试性地建构了宏观的跨文化交际理论、介观的信息论与微观的翻译技法相结合的跨学科翻译理论框架——网络新闻翻译的专业规范。同时,本书在研究方法上实现了由字、词、句到语篇、由语言形式到信息符号、由例句的主观分析到客观的信息测算等的多个突破,从而发现了隐藏在语言表象背后的网络媒体自身的翻译规律。社科19.1万字
- 会员本书首先对深度数字阅读推广的内涵、机制与模式等进行理论分析,并以图书馆为例对我国深度数字阅读推广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其次,从深度数字阅读推广的目标用户视角,研究了用户在选择学术期刊论文和电子书过程中的关键感知点,分析了用户的感知行为特征对深度数字阅读推广的启示;最后,聚焦推广信息视角,借鉴内容营销理论,构建深度数字阅读推广的内容营销机制与方法体系,提出了应用内容营销方法促进深度数字阅读推广的社科13.9万字
- 会员本书共收录16篇文章,分为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探索、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平台社会与认同传播、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平等、传播思想与价值观转向、生命传播与虚实共生等部分,旨在从真实、创造与传播等关键词出发,以跨学科的方式直面个体、组织与社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社科17.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