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斯茅斯的阴霾在线阅读
会员

印斯茅斯的阴霾

小说外国小说5.4万字

更新时间:2021-03-16 11:15:22 最新章节:第10章 注释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印斯茅斯是个在1643年建立在港口边的小型聚落,原以造船为主要出口业,此外也有发展渔业,尔后1812年的战争后该镇就没落了。然而由于在当地拥有极大势力的商船船长与半人半蛙的海底种族深潜者进行交易,经由献上活人祭品以换取黄金及鱼获量,最终导致当地人开始与定时爬上岸的深潜者混血。于是最后当地人大多带有怪物的特征,就算外表如常人的,每到一定年纪也会开始出现这些特征,最终所有混血的当地人只要没有在转化完成前死亡,都会转化为深潜者进入海中生活。也因此印斯茅斯看不到老人。而印斯茅斯的居民则深陷于达贡信仰等怪异气氛中。由于这些现象导致印斯茅斯成为邻近地区人士避之唯恐不及的所在。仅有的交通方式是当地人经营的交通车。最后在1927年7月16日,一个因好奇前往印斯茅斯的游客,因为在当地调查印斯茅斯的往事,遭到印斯茅斯人攻击。在他慌张逃出了当地后,当地的异状引发了政府的注意,在经过大量调查后印斯茅斯人遭到集体逮捕,当地成为死城。
品牌:东西时代
译者:刘冠成 张雪倩 关增强
上架时间:2020-02-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东西时代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本书数字版权由东西时代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美)霍华德·菲利普斯·洛夫克拉夫特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是维多利亚时代的代表小说家萨克雷所写的一部历史小说,以18世纪初英国对外战争和保王党的复辟活动为背景。作品为英文版,英语爱好者不可错过。本书讲述了亨利·艾斯蒙的早期生活。他用回忆录的方式叙述了自己的历史,对读者来说,可以更好地了解那个时代的背景,对学习研究或是满足业余爱好来说,都很有意义。在这本书里,萨克雷脱离了司各特历史小说的浪漫主义传统,采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他刻意模仿18世纪的文体,
    (英)威廉·梅克比斯·萨克雷小说3.2万字
  • 会员
    本书是英国侦探小说作家柯林斯的经典代表作,以私生子为主题。首次出版于1862年。对柯林斯作品感兴趣的读者,本书不可不读。作品为英文版,英语爱好者不可错过。故事开始于1846年,诺拉和马格德伦通过着田园诗般的生活。有着慈爱的父母,一位体贴的家庭女教师,还有一片广阔的土地可以供游荡,孩子们再也不想要别的了。然而,一场悲惨的事故夺走了他们父亲的生命,母亲不久也去世了。很快就有消息透露,这两个人是非婚生的
    (英)威尔基·柯林斯小说2.7万字
  • 会员
    《窄门》是纪德在创作成熟期发表的一部作品,也是纪德的代表作,描写了作者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道德上的进退两难的困境。作品完成于1908年,最初在1909年的《新法兰西评论》上连载,1909年出版单行本。小说描写主人公热罗姆自小爱恋着表姐阿莉莎,阿莉莎虽然对热罗姆也怀有同样的感情,但她恪守清教徒的自我约束,在追求个人幸福与克制禁欲的矛盾中挣扎,为了获得幸福而远离幸福,他们的感情在自我谦抑中渐渐迷失,阿莉
    (法)安德烈·纪德小说6.5万字
  • 会员
    《巴里·林登的回忆》萨克雷的经典之作,被改编成电影《乱世儿女》,获第48届奥斯卡电影四项大奖。作品为英文版,英语爱好者不可错过。作品讲述了一个爱尔兰的贫穷青年,毫无值得期待的前途可言。但巴里·林登这个富有绅士派头的青年为了成为18世纪的英国贵族,他无所不用其极,在战场和贵族的会客室里穿梭往来。他利用诱惑、赌博和决斗,最终让自己成为了一名贵族。作品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即便在今天读来,仍然具有极深的启
    (英)威廉·梅克比斯·萨克雷小说3.8万字
  • 《南回归线》描写了米勒早年在纽约的生活经历,是一部描写自己内在精神世界的作品,同时也是对西方现代文明的嘲弄。该书包罗万象,揭示了芸芸众生相,包括他的同事、形形色色的求职者、他幼时的伙伴、他的父母和疯妹妹、他的朋友等。在米勒的文字世界里,一切都是游离的、跳跃的,一切毫无瓜葛却又相互联系……
    (美)亨利·米勒小说22.6万字
  • 你说种族不是障碍,唯一的原因是你希望那不是。我们全都希望那不是。可这是骗人的。伊菲麦露决定搬回尼日利亚,尽管她在美国已拥有了一切:一个热门的种族话题博客、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员的职位、立场相同的黑人教授男友……这是一个无法解释清楚的决定。移民是所有尼日利亚年轻人的憧憬,但她来到这里后却发现,除了账单、身份、语言,肤色才是隐秘在一切之下的汹涌暗流。然而,以“美国佬”之名回到家乡的她,还能够再次适应尼日利
    (尼日利亚)奇玛曼达·恩戈兹·阿迪契小说30.9万字
  • 会员
    《小人物,怎么办?》是汉斯·法拉达的经典之作,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德国经济萧条时期,一对普通年轻夫妇的生存故事。主人公皮内贝格和妻子拉姆施在失业、贫困和社会动荡中努力维持生计。尽管生活充满艰辛,拉姆施以坚韧和乐观支撑着家庭,成为丈夫的精神支柱。小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小人物的挣扎与温情,既有对现实的深刻批判,也有对人性温暖的赞颂。这部作品不仅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社会写实小说,更是一曲平凡人在逆境中
    (德)汉斯·法拉达小说26.9万字
  • 阿尔内与托芙带着孩子们在南挪威避暑,夜晚开车时,数百只螃蟹聚集在他前方的路上;他们的朋友埃吉尔离异独居在附近小岛上的度假屋里,临时需要照顾自己十岁的儿子一个星期;牧师卡特琳对自己的婚姻感到乏味,她刚刚出差回来,马上要为在机场遇到的一名男子主持葬礼——而这场葬礼是十天前就安排好的;超市收银员艾斯林回到自己租住的阁楼,将要入睡之时,楼下有人疯狂拍门求救;护士佐尔法伊协助医生给已宣布脑死亡的病人做器官捐
    (挪威)卡尔·奥韦·克瑙斯高小说35万字
  • 会员
    本书是马克·吐温的成名作。1865年11月18日在《星期六新闻》发表时,曾让“整个纽约顿时大笑”。本书为英文版,适合英语爱好者阅读。小说的基本题材来自美国西部边疆,原来这些赌徒轶事仅在边疆流传,但经马克·吐温的加工改造后,“跳蛙”故事迅速传遍美国,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笑料。虽然作品篇幅不长,但它在文学史上却有着重要的意义,是美国边疆文学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小说先写跳蛙的自负,然后写它的愚蠢,冷嘲热讽浑
    (美)马克·吐温小说831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