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与东亚(九色鹿系列)在线阅读](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941/31149941/b_31149941.jpg)
会员
唐朝与东亚(九色鹿系列)
更新时间:2020-05-11 14:33:27 最新章节:内容简介
书籍简介
“东亚”正如“亚洲”一样,是一种来自外部建构的概念,中国古代与“东亚”概念最为接近的一个词是“海东”。大唐作为一个巨型政治体,其与周边世界内容丰富的文化交流和多元复杂的政治关系构成了半部全球史。处于极东位置的东亚诸国,背靠地球上面积最大的海洋,其主要甚至唯一的面向就是唐朝,这就构成了唐朝与东亚的关系。
上架时间:2019-05-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冯立君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南宋袁枢著。本书选取《资治通鉴》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每件史事详记其始末,并自拟标题,记述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一千三百多年历史中的二百三十九件重要史事,另附六十六事,共三百零五件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开创了“以事为纲”的本末体史书先例。历史45.9万字
- 会员本书研究了在3—9世纪中国药学的形成期,医生、宗教人物、朝廷官员和非专业的士大夫如何使用有毒之药物来医治顽疾、强身厚生。通过聚焦汉语中“毒”字的概念是如何引导医者采取各种方法,将危险的毒物转化为灵丹妙药,作者清楚地揭示出毒物在中国传统医学和中古社会的重要地位。本书讲述了汉末到初唐时期涉及毒药的医疗纷争和政治事件,彰显了“毒”对于当时人们如何感知自己的身体以及身体政治至关重要。作者还研究了中国古典药历史14.9万字
- 会员著名明史学者樊树志教授用五卷两百余万字图文篇幅,以全球史的大视野和生动鲜活的细节刻画笔法,生动描绘了晚明跌宕起伏的历史长卷,呈现晚明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历史大变局。本套书图文双色排版,是完整版《重写晚明史》首次与读者见面。樊树志先生从嘉靖中期内阁更替落笔,以清初吴梅村“忍死偷生廿余载”的悔恨余音收尾,用翔实的史料和历史学家的深厚学养见解,向读者娓娓讲述晚明这段令人荡气回肠的历史。历史41万字
- 会员西晋末年,司马懿的子孙为了争夺权力,展开了长达16年的大混战,并引发了神州陆沉的永嘉之乱,古老的中国由此进入了动荡的东晋十六国时代。从开国(317年)到亡国(420年),东晋历时103年,一直在门阀政治的泥淖里挣扎,皇权与门阀的博弈一直没有停止。本书以温情细腻且克制的小说式笔法,以先后控制东晋朝政的琅琊王氏、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等几大家族间的“权力的游戏”为线索,将几大家族的盛衰历史29.1万字
- 会员在八年的卫国战争中,除了碟血疆场的烈士之外,中国的特工人员,也曾在敌后与日伪展开激烈较量。旅日历史学者萨苏,在日本生活十几年,深知这是一个细致到令人难以承受的民族。当这种细致与法西斯的残忍凶狠结合起来,可以想象将给中国的抗日军民带来怎样的伤害,也注定了我特工人员在敌后的行动何等艰难而危险。本书就是作者从日本史料,从“敌人的眼睛”里,发现和记述的中国抗日特工鲜为人知的史实,以生动的细节展现了抗战时期历史12.1万字
- 会员著名明史学者樊树志教授用五卷两百余万字图文篇幅,以全球史的大视野和生动鲜活的细节刻画笔法,生动描绘了晚明跌宕起伏的历史长卷,呈现晚明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历史大变局。本套书图文双色排版,是完整版《重写晚明史》首次与读者见面。樊树志先生从嘉靖中期内阁更替落笔,以清初吴梅村“忍死偷生廿余载”的悔恨余音收尾,用翔实的史料和历史学家的深厚学养见解,向读者娓娓讲述晚明这段令人荡气回肠的历史。历史182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作者多年来通过收集、整理义勇军的史料,掌握了一批珍贵的黑吉辽三省若干大规模抗日武装集团遗存的档案、文书。作者综合运用这些原始史料,将抗日义勇军问题放入中国抗日战争和抗日救亡的历史洪流中加以剖析与认识,以期明示义勇军在抗日战争历史中的本质、地位与作用,弘扬抗日义勇军的“团结奋斗”的伟大民族精神,希望为抗日义勇军问题研究起到舔砖加瓦的作用。中国史45.7万字
- 会员本课题通过对清代以来湘黔鄂渝桂省际毗连区城市发展进程的梳理,综合考察了湘黔鄂渝桂省际毗连区的城市数量、城市经济、城市交通、城市文化与教育、城市规划与市政建设、城市内部功能结构、城市社会保障与社会治理、城市社会生活、人口发展与规模等级、城市分布格局与体系的演变、城乡关系、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制约因素、城市发展的内地化问题以及城市发展的基本特征等基本内容,总结出了清代以来湘黔鄂渝桂省际毗连区城市发展的中国史38.2万字
- 会员本书以开阔的跨学科取径为讨论中国近代史的重要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在具体研究过程中整合了科学技术史与环境史的方法,融入历史编纂学的角度,以期超越传统史学研究的范畴。通过这种方式,本书也尝试从“个人”“集体”或“专业的”“国家的”层面,对确立“历史真实”与身份定位所必需的建构性叙事间的复杂关系提供新见解。由此,科学技术及其应用与普及不仅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对象,讨论这些问题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和历中国史25.3万字
- 会员本书为“蔡东藩说中国史”的清史通俗演义,上下册共一百回,从后金入关、清朝建立,到康乾盛世、盛极而衰,再到内乱不断、太平天国,最后洋务运动、清朝灭亡,精彩演绎了清朝由满洲开国到辛亥革命260多年的兴亡历程,重现了这一时期几经分合、治乱相杂的历史画面。作者博采正史,间取稗官野乘,叙述平实流畅、有条不紊;自评自注,语言风趣,情理兼备。翻阅本书,如同一幅清朝的历史画卷缓缓展于眼前,时而金戈铁马,时而温柔缱中国史29.5万字
- 会员本书为对清代试律诗命题的研究,以清代乡、会试命题中,出自唐诗的考题为研究对象,以试律诗题为切入点,与命题之时的时代风气、学术风尚、考官喜好等相结合,挖掘命题倾向的原因导向,及清人在命题中对唐代文人作品的接受情况。科举诗题为试律诗的考题,本属于诗作题目,也为诗歌的范畴,且诗题本身大多为诗句,因而诗题与清代的诗学观念,清人的诗学倾向,前代作品在清代的接受等,都有莫大的关系,而这些方面的综合研究,本身就中国史14.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