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时间管理手册(套装共4册)在线阅读
会员

儿童时间管理手册(套装共4册)

李飞 钟思嘉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50.7万字

更新时间:2019-12-20 11:52:39 最新章节:附录二 《我的性格我主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儿童时间管理训练手册——30天让孩子的学习更高效(豆豆妈妈系列图书)》为什么别人刷牙洗脸用几分钟,你的孩子却要用半个多小时?为什么孩子从早上七点就开始写作业,到了晚上十点钟还写不完?为什么家长不断催促他,孩子自己也着急,却仍是快不起来?其实要让“慢性子”的孩子快起来,也不是不可能。只要找出孩子变慢的深层原因,并且让他学会合理利用时间,这些孩子完全可以变得积极起来。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针对4~18岁孩子提出30天儿童时间管理训练方案。该方案分为四个步骤,简称“一立三高”,分别是建立时间观念、提高做事速度(快)、提高做事准确度(准)、提高做事效率(快而准)。按照“一立三高”的训练流程,帮助孩子制定“三表一录”(时间表、星星表、礼物表、美言录),其核心是把家长的期望转化为孩子的目标,为家长提供儿童时间管理训练的抓手和杠杆,帮助孩子快快乐乐地完成任务,达到家长的期望——搞定一切还能玩!《儿童时间管理效能手册——30天让孩子的学习更主动(豆豆妈妈系列图书)》《儿童时间管理训练手册》的出版,为困扰中的父母提供抓手。“三表一录”帮助孩子“一立三高”(建立时间观念、提高做事速度、精度、效率),立竿见影。父母也遇到烦恼,比如开始有效后来无效,父母很挫败,甚至放弃“三表”,回归“狼追型”教育。本书结合“父母效能”的理念和“儿童时间管理训练”的技巧,帮助父母在“驱力型”教育指导下,微调“三表一录”,有效达到教育目标——近期提高孩子做事效率、远期培养有责任感的孩子。《儿童时间管理亲子手册——30天让孩子的学习更快乐(豆豆妈妈系列图书)》为什么孩子总是发脾气?为什么孩子什么话都不愿跟家长说?为什么孩子对自己的事情负不起责来?为什么孩子对家长的话充耳不闻?家长在训练孩子时间管理的过程中频频发生家庭冲突。究其原因,其关键是家长没有掌握父母效能的六大魔法本书通过一个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把这六大魔法呈现出来,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阅读。孩子读了,感觉有趣的同时可以学会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家长读后可以轻松掌握:孩子行为目的魔法,家长情绪管理魔法,积极倾听魔法,沟通魔法,鼓励魔法和培养孩子责任感魔法。掌握了六大魔法,不仅可以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还能提高孩子的五大自我管理能力:时间管理,情绪管理,交友管理,目标管理,成绩管理。很多孩子成长中遇到的难题可以迎刃而解。《儿童时间管理案例手册——30天让孩子的学习更专注(豆豆妈妈系列图书)》时间管理、意愿优先!笔者在与3000多个家庭工作的时候,惊奇地发现多数孩子们不是不能管理时间而是不想管理时间。如果孩子不想管理时间,动机不足,自然缺乏效率。所以,本书使用一个个鲜活的真实案例深挖孩子不想管理时间的秘密,驱其“心魔”,从而高效管理时间。
品牌:清华大学
上架时间:2017-06-01 00:00:00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清华大学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数字人文》辑刊2024年第1期,共计收录文章13篇,总计约30万字。本期设置七个专栏,以文史哲等传统人文学科为中心,涵盖社科、艺术、教育等多学科,择取运用数字资源、方法和思维解决人文问题的优秀学术成果及相关资讯汇集成刊。本期秉承创刊以来的收录规则,栏目设置更趋稳定,学术质量不断提高,编辑风格更加成熟。
    刘石 孙茂松 尹涛主编社科1.4万字
  • 会员
    本书从“科技创新的国际发展趋势”“科技创新支撑新发展格局”“科技治理与话语权建设研究”“面向世界科技强国的基础研究”“面向伙伴关系的国际科技合作”“统筹科技发展与国家安全”等多个科技创新问题展开分析,旨在为科技战略制定提供决策参考。
    梁昊光 张钦 薛海丽社科34.6万字
  • 会员
    本书精选才斋讲堂中教育与心理系列学术演讲的内容,包括《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教育性意义》《从德国大学的理念和制度中寻找现代大学的突破》《心理理解的发展:研究与应用》《情绪面面观》等文章。
    王博主编社科9.7万字
  • 会员
    本书是中国科技馆为纪念建馆30周年,组织人员撰写的,分为场馆建设、展览展示、教育活动、运行管理、中国特色现代科技馆体系、结语以及附录七个部分,从不同角度总结了中国科技馆30年来的发展历程,为公众了解中国科技馆提供了权威、全面的素材。本书记录了中国科技馆的发展史,承载了几代科技馆人的光荣与梦想。
    中国科学技术馆社科6.1万字
  • 会员
    《中国数字人文发展报告(第一辑)》是中国数字人文从相关概念引入至初步学科化建制的十数年发展历史的总结,全书四部十八章,从技术基础、政策支持、学术理论、多样化实践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全方位展示了正走向成熟的中国数字人文的概貌,并聚焦发展前沿和热点问题,力求在数字人文本地化实践的基础上推动理论反思,同时在更大和更深层面上呼应国家新文科建设和“文化数字化”战略。
    冯惠玲主编 夏翠娟 梁继红副主编社科36.3万字
  • 会员
    在劳动者改善工作环境和劳动关系呼声不断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工作生活平衡应当成为评价就业质量和劳动关系的一个新的重要指标,因为它既能够反映劳动者工作场所增长性权益的发展情况,又能够通过测量工作对生活的影响更加全面地反映就业质量。本书探讨了社会、组织以及家庭生活对劳动者工作生活平衡的影响,并讨论了劳动者工作生活平衡的发展趋势和有助于实现平衡的社会政策。
    张帆社科11.8万字
  • 会员
    宋明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开发日趋成熟,粤商崛起,与此同时,士大夫队伍也日益成长壮大,并为了改变中原士人之前所描述的岭南“烟瘴荒蛮”形象,不遗余力地推介王朝正统文化。本书通过明清广东仕宦建构三位女性形象的研究,一方面管窥宋代以来女性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另一方面也试图揭示仕宦将唐宋岭南女性“另类”形象逐步归整到王朝正统化背后的动机。三位女性形象的建构,反映了边疆地区在士大夫
    乔玉红 刘正刚社科24万字
  • 会员
    本书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对改革开放38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本身进行哲学思考,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实践论、创新论、目的论、发展论、历史论等视角全面反思和追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实现由“文本形态”的建设哲学向“叙述形态”的建设哲学转变,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提供哲学思考,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贡
    武雯婧 田鹏颖 张晋铭社科29.5万字
  • 会员
    本书以中国城乡就业结构演化的收入分配效应与调控政策为研究对象,在搜集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和实际调研的基础上,主要探讨了中国城乡就业结构演化和收入分配的现状、问题及相互作用机理,实证检验了中国城乡就业结构演化的收入分配效应,揭示了中国城乡就业结构演化如何影响居民收入分配水平及其作用强度,进而提出了收入分配合理化视角下中国城乡就业结构演化的调控机制及相应的政策建议。
    张文社科13.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