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词学与学缘研究在线阅读
会员

王国维词学与学缘研究

彭玉平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文学理论76.3万字

更新时间:2020-02-28 16:24:54 最新章节:跋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是研究王国维及其词学的理论专著。全书分为五编,分别就王国维文学观念特别是词学观念的演进、王国维词学本体论的形成和完善、王国维词学理论的接受史、王国维词学的学术渊源、王国维词学的深远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探讨。是近十年来王国维词学研究的重要成果。
上架时间:2015-04-01 00:00:00
出版社:中华书局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彭玉平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6CZW004)的最终成果。第一编《十国艺文志考索》全面考察了有过著作的十国文人及其著作的种类、流传、存佚情况;第二编《十国文人集部著作序跋文字和著录文字辑录》考察了历代学者,尤其是历代刻书、藏书的学者,对十国文人屮有诗文集善本著作存世的文人作品的评价;第三编《十国文人集部著作流传过程和版本源流考辨》在辑录著录文字和序跋文字的基础上,通过比较版本异同,考察了有诗文集善本著
    李最欣文学112万字
  • 会员
    本书将中国当代大陆儿童诗作为研究对象,力求较全面、系统地考察近七十年当代大陆儿童诗的发生发展状况,从文学史语境考察当代不同历史时期儿童诗文本蕴含的内在思想和艺术选择。从诗学语境探究当代大陆儿童诗的丰富性和审美建构维度,分析当代大陆儿童诗的特异性和建构当代大陆儿童诗学的可能问题。并从当代大陆儿童诗价值体认和发展不足两个方面进行估衡。以期为21世纪大陆儿童诗的良性发展提供借鉴。
    刘慧文学16.2万字
  • 会员
    从文学发展史上看,《尚书》是我国古代出现的第一部初具诗性品格和文学内涵的文化典籍,堪称我国古典文学的最早发端。本书分渊源论、艺术论、叙事论、修辞论、影响论等五个部分,意图在中西融贯的学术视野下,系统全面地挖掘、评价《尚书》的文学内涵和文学价值,这既有利于我们对早期中国古典文学发生发展过程的全面认识,也有利于我们对早期民族文化经典《尚书》文学特征的全面理解。
    于文哲文学34.4万字
  • 会员
    本书以传统文学鉴赏批评为基础,借鉴结构主义,新批评理论、阐释学和接受美学的研究方法,结合时代、社会背景、作家生平等相关内容,从字义、情感、语调、用意等层面对每一时期主要作家的代表作品文本进行全面解读,对宋代桃源诗歌进行全面分析讨论,力图在桃源诗歌研究领域中有所突破。
    杨宏文学19.6万字
  • 会员
    本书以《当代》杂志为研究对象,在对《当代》个案进行微观研究的同时,目光扩大至对整个当代文学的分析和考察。在研究过程中既关注《当代》与中国当代现实主义文学之间的互文性关系,通过《当代》辨明当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构成和嬗变过程,同时又将《当代》放在社会和历史的角度加以阐释,考察文学生产制度内部的权力构成。本书通过文学期刊透视一个阶段文学史生成的复杂面貌,在梳理其演变过程的同时实现对当代文学历史进程的观照。
    武兆雨文学20.6万字
  • 会员
    本书为作者多年来研究魏晋南北朝诗歌的成果,所涉时代诗作包括建安诗歌、正始诗歌、两晋诗歌、南朝诗歌以及魏晋南北朝乐府诗歌等,研究的视角既有家族与地域文化视角下的诗歌创作研究,也有对诗歌的文化内涵、审美意象、情感趋向的探讨。还有对山水诗、玄言诗、宫体诗、永明体等诗歌体式特征的详析。在关注文人诗的同时,也涉及到了乐府诗的成诗模式与乐歌性质等方面。
    田彩仙文学17.3万字
  • 会员
    《洛阳伽蓝记》是北朝时期一部重要的文献,本书运用文献学考证的方法来研究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本书在四个方面对《洛阳伽蓝记》进行了考证,主体部分为四章:一、考察《洛阳伽蓝记》作者杨衒之的姓氏、籍贯和生平仕履。二、结合有关史料,考证《洛阳伽蓝记》的成书背景。着重探析了《洛阳伽蓝记》创作的历史背景、学术背景和成书背景。三、《洛阳伽蓝记》人物考述,将《洛阳伽蓝记》所载的人物逐一与正史比勘,按照百官、皇族
    袁洪流文学25.9万字
  • 会员
    近年来,图书市场频爆冷门,平民非虚构文学作品成为图书市场的畅销书,不仅获得了出版界的青睐,也赢得了读者的喜爱。一些普通公民不仅写史出书,作品还在年度好书榜名列前茅。本书以这类非虚构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民间述史作品的概念、分类、特性、价值、热因等进行了系统梳理与分析,并对14名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述史作者的作品进行了细致的文本解读。
    任雅玲 张爱玲文学20.7万字
  • 会员
    《楚辞》是承载丰富的中国远古人类文化资源的经典诗歌文本。本书借助于文化人类学整体论的跨学科视角,以《楚辞》的文化英译为取向,分析其英译的历史状况和发展势态;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考察了《楚辞》各经典译本的整体翻译面貌,思考译者主体性对《楚辞》英译的影响;探索《楚辞》所蕴含的人类文化的表层物质系统、中层技术系统和深层社会意识系统的文化价值在翻译中的整体开采情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中国典籍英译实质、翻译
    张娴文学16.8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在中国人的文化生活里,古典小说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它保留了世代累积的文化印记,也保留了最多的古代中国人日常生活的细节,以及他们思考人生意义和面临选择与行动时的观念、逻辑。中国古典小说一方面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文学化反映,另一方面也深深影响着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它塑造了中国人情感密度最高的经典文化形象和文化符号。若想深刻地理解中国古代社会,古典小说是一把极具魅力的钥匙。本书邀集11位在古典小说
    苗怀明主编文学理论32.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