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社交尴尬症
更新时间:2019-01-04 17:00:17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
书籍简介
感谢《生活大爆炸》这样的节目,在里面,社交尴尬者也显得酷极了。但是对于节目之外成千上万的尴尬者来说,在社交生活的巨大迷宫中漫游可能一点都不酷,因为无法识别社交线索或无法掌握流畅互动所必需的技能与体面,尴尬者常常觉得和周围的人无法同步。尽管识别自己的尴尬表现并不困难,但理解自己为何如此却没那么容易——这就使得我们很难知道该如何调整自己的行为。心理学家和人际关系专家泰?田代博士深谙尴尬为何物,他梳理了来自人类智力、神经科学、人格和社会学领域几十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旨在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广泛存在的共同特质。他追溯了尴尬的先天与后天起因,思考了尴尬者看待世界的方式,传递了一个违反直觉却颇受欢迎的信息:这种让人社交尴尬的特质如果善加引导,会成为人们取得非凡成就的力量。
译者:李春花
上架时间:2018-07-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美)泰·田代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作者从一名心理学者的角度,以生活中的梦境为例,并结合梦者的生活背景,来分析梦境中蕴含的心理学意义,揭示那些埋藏在我们心底的秘密。对梦者和读者了解自己的生活都有启发意义。作者特别强调解梦时与生活背景的结合,强调梦者要感觉自己的内心,不主张一一对应式的刻板地解读。所以他常说:“最好的解梦者,不是别人,正是你自己。”心理14.6万字
- 会员压力往往被视为一种消极因素,哈佛大学压力研究专家阿迪提·内鲁卡博士却认为这是一种普遍误解,亟须消除。在她看来,适量的压力可以帮助我们应对生活中的许多需求,推动我们前进。但当它与我们的生活节奏不协调时,就会出现问题,引发倦怠、疲劳、睡眠障碍等许多身体反应。压力不可能完全消除,但是可以被重置回健康的水平,从而让压力为我们服务,而不是损害我们。为帮助陷入压力困境里的人们,内鲁卡博士结合20多年的临床经验心理12.8万字
- 会员“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伴侣间的大多数争吵实际上是对情感失去联结的抗议。在所有的痛苦背后,伴侣们其实是在询问对方:我可以信任你、依靠你吗?你会支持我吗?当我需要你,向你求助时,你会回应我吗?你是否需要我、依赖我?那些愤怒、指责和要求都是对伴侣的呼唤,只为激起对方内心的回应,吸引他们在情感上回头,重新建立有安全感的联结。在本书中,情绪聚焦疗法创始人苏·约翰逊根据她30多年的临床经验和研究成果,总心理15.4万字
- 会员幸运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每个人在童年时期,受父母影响创造出自我规则,并逐渐演化为人生脚本。在成长过程中,脚本不断强化,让过去的事情不断地发生在我们的生活里。多数时候,我们对此毫无察觉,甚至认为重复某种不幸就是自己注定的命运。正所谓你相信什么,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认为自己一帆风顺,就不会感到生活非常艰辛;认为自己命途多舛,就会感觉被生活各种毒打。人生中有无数的执念掌控着我们心理10万字
- 会员化情绪问题为情绪优势,以积极情绪创幸福生活,用道德情绪铸意义人生。学习情绪知识,思考情绪问题,致用情绪场景。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而这些不如意背后往往都存在着非常关键的,不易觉察的情绪动因。本书将帮助读者经由心理科学了解各种情绪的本质,在了解心理学家们精心设计的情绪实验,以及由这些实验成果诞生的应对策略之后,就会有醍醐灌顶的感觉。而一旦学以致用,人生的不如意便自然迎刃而解了。心理11.2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随着社会的加速发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也越发明显。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及服务状况调查研究”及“南京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研究院”重点新型智库的研究成果。通过对全国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的调研,得出:我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但在部分维度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我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状况并不令人乐观,不少地方体制机制尚不健全,专业队伍仍显薄弱,条件百科13.6万字
- 会员随着中国迈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定位需要进行新的调整,全面深化改革成为当下中国发展的最强音,幸福指数的价值和意义愈发凸显。本报告将有助于人们在思考中国的发展时超越简单的GDP思维,更加关注民众的生活质量;也可以为全面深化改革、提升民生福祉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参考。百科15.9万字
- 会员DISC理论创始人威廉·莫尔顿·马斯顿教授在本书中通过对人类四种主要情绪(DISC)及其组合反应背后的原因和运作机制介绍,借由“亲密关系”、“亲子关系”及“审美态度”等案例描述,阐述常人情绪反应与行为展现之间的关系,引导人们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反思自己的情绪与行为。同时本书通过介绍会引发消极结果的“非正常情绪”的识别方式,告诫我们应时刻内省,并针对如何进行积极转变给出了指导和建议,与当代“积极心理学百科24.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