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份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在线阅读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份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

(美)汉娜·阿伦特
开会员,本书8折购 >

历史世界史23.9万字

更新时间:2020-03-05 15:21:25 最新章节:附录:汉娜·阿伦特与艾希曼审判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1961年,耶路撒冷地方法院对纳粹战犯、“犹太问题最终解决方案”重要执行者阿道夫·艾希曼开展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审判。汉娜·阿伦特就这场审判为《纽约客》写了五篇报告,后集结成书。《艾希曼在耶路撒冷》详细记录了这次引发全球关注的审判的全过程,并结合对大量历史资料的分析,提出了“平庸的恶”的概念。恶的化身未必是狂暴的恶魔,也有可能是平凡、敬业、忠诚的小公务员。艾希曼由于没有思想、盲目服从而犯下的罪并不能以“听命行事”或“国家行为”的借口得到赦免。
品牌:译林出版社
译者:安尼
上架时间:2017-01-01 00:00:00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译林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美)汉娜·阿伦特
主页
  • 会员
    在《人的境况》中,阿伦特力图表明“积极生活”的三种活动——劳动、工作和行动——的区分是基于人的条件而做出的,她理解的人的“条件”,既不是所谓人的本质属性,也不是康德意义上规定人类经验方式的超验条件,而是人在地球上被给定的那些生存条件:劳动的条件是人们必需维生,工作的条件是人们必需建造一个人造物的世界,行动的条件是人们必需在交往中彰显自己,回答“我是谁”的问题。离开了这些条件,生活就不再是“人”的生
    (美)汉娜·阿伦特经典著作26.2万字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把中亚放在全球史的大视野上,从理论、方法、具体问题上讨论了中亚史研究。第一篇为“‘一带一路’与区域研究”,在“一带一路”的视野下,从世界大历史的角度,审视古代史上中亚地区的历史地位,强调中亚地区是古代连接欧亚大陆的中心;第二篇“重思‘中亚’”,主要论述前近代18—19世纪的中亚历史;第三编“转型中的‘中亚’”,以学术史为主,讨论我国中亚史研究1949年以来相关的学科建设、范式与话语的转换。
    李如东 黄达远主编历史31.1万字
  •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管是独立发展还是被外部势力统治,埃及一直是世界历史的重要建设者。古埃及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托勒密王朝是希腊化世界的三大支柱之一,罗马埃及行省是罗马帝国的粮仓,亚历山大城牧首是罗马基督世界五大牧首之一。法蒂玛王朝曾与退守西班牙的倭马亚王朝、定都巴格达的阿拔斯王朝在伊斯兰世界内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萨拉丁的阿尤布王朝是抵抗欧洲十字军的主力。马穆鲁克王朝打败了西征的蒙古军队。奥斯曼
    (美)罗伯特·蒂格诺历史22万字
  • 会员
    一部爆炸物的历史,更是一部充满矛盾和挣扎的人性史。随着炸药消耗的急剧上升,世界各国围绕硝石这种稀缺的自然资源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可以说,硝石在19世纪的价值不亚于21世纪的石油,两者都是国际竞争和权力斗争的深层原因。为了摆脱资源的束缚,德国科学家弗里茨·哈伯解决了人工固氮这一技术难题。这一突破成为绿色革命的基础,使人口大幅增长。哈伯在战争期间也研发了毒气,被认为是毒气战之父。正因如此,当他获得诺贝尔
    (加)史蒂芬·R.鲍恩历史14.1万字
  • 会员
    本书以30个章节串联起古代希腊从新石器时代到希腊化时代末期的历史,涉及从施里曼发掘特洛伊到“克利奥帕特拉的鼻子”,尾声谈到希腊在中世纪和近现代的发展和古希腊史对今天的意义。
    晏绍祥历史19.2万字
  • 会员
    记录英语民族历史的辉煌之作,历史爱好者人手一部的经典读物。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丘吉尔全景式的史学名著。《英语民族史》是一部以英国历史为中心,从英语民族的起源、发展一直记述到1901年维多利亚女王逝世为止,既概述了英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社会等发展情况;也完整介绍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纽西兰等英语国家的诞生过程以及与英国的关系的书籍。本书作者温斯顿
    (英)温斯顿·丘吉尔历史26.2万字
  • 会员
    本书是一本奥地利近现代史的普及读物。在追溯了现代奥地利国家诞生过程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1918年奥地利独立后是怎样从一个经济凋敝、政治孤立的阿尔卑斯山麓蕞尔小国,逐步成长为今天举世闻名的富足国家的经历。特别是书中生动记叙了自1933年起奥地利放弃了对德奥合并的幻想,不畏强敌、竭力抵御法西斯德国吞并的一段历史,对陶尔斐斯、许士尼格等几位奥地利近代史上著名人士的爱国事迹也做了详尽刻画。
    崔阳历史11万字
  • 会员
    本书主要论述了罗马国家政治体制的变革和罗马帝国的建立,描述的时间是从优利乌斯·恺撒被暗杀的第二年开始到优利亚—克劳狄王朝最后一位皇帝尼禄自杀身亡的第二年为止。第一章至第六章主要叙述了这一时期的政治史。第七章至第十二章论述和分析了政府体制。第十三章至第十四章主要提供了这一时期罗马世界各地区的基本概况。第十五章至第二十一章涉及了这一时期关于罗马社会、文化发展方面最重要的内容(罗马城;社会结构;艺术、文
    (英)阿兰·K.鲍曼 (英)爱德华·钱普林 (英)安德鲁·林托特历史117万字
  • 会员
    全书通过十二位中国“慰安妇”幸存者的证言以及丰富的史料和调查实据,揭露了日本侵略军对众多女性的残酷蹂躏,揭示日军为推进侵略战争而有组织、有计划地设立慰安所的事实。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战争记忆”概述了日本侵华战争与“慰安妇”制度的紧密联系、日军大规模强征“慰安妇”的事实、慰安所实况调查,以及“慰安妇”制度下骇人听闻的性犯罪。第二部分“幸存者证言”记载了十二位日军慰安所幸存者的口述史。著者把个案
    苏智良 陈丽菲 丘培培历史15.9万字
  • 会员
    本书以统治主体的演变为主线,从历史和文化的起源、律令国家、武人政权、前近代社会、明治维新、对外侵略与扩张、变革与战争、占领与战后体制、经济大国、转折时期的改革等方面,勾勒出日本的政治演进过程,兼及不同时期的文化成就、经济发展、大众心态等内容,绘制出日本历史的全貌。
    王新生历史25.4万字